登录
教育界网 > 职业教育 >正文

破局职教产业问题,看各省市如何支持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职业教育
作者:转载 发布时间:2023-06-12

一直以来,都有“上职校就是混”的观念,这虽然是一种偏见,但职业教育本身所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容忽视。职业教育整体上依然“叫好不叫座”,相当一批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仍然在低位徘徊,承待破局。破局的重点还是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专业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紧密衔接。近年来现代产业学院的兴起,让职教产业升级发展插上火箭。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通过引导高校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办学,培养出发展所需要的特色型技术人才。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产业学院是以应用型高校为重点,联合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个主体,创立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产教融合型的职业教育平台。

目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升级期,产业发展变革的关键是拥有高素质人才。现代产业学院不只是让企业走进学校,本质还是要教育适应产业发展,其目的是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时代需求呼唤工程教育创新,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发展现代产业学院可以说具有时代意义。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建强优势特色专业,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推动高校分类、特色发展。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协调推进新工科与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融合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实行“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就业担当”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大大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合作模式分类

产业学院倾向于订单式培养,直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这种传统的纯教学合作,已经不太符合现代产业学院的定义。现代产业学院的目的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

常见的运营模式主要有4类:“1+1”模式(校企合作):学校+龙头企业。“1+N”模式(校政合作):属于一对多,1个专业群+N个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1+1+N”模式(校政企合作):1个专业群+1个协会+N个企业。“N+N“模式(校行企合作):N个院校+N个企业,多家高校和多家企业联合共建的联盟模式。

“1+1”是最常见的的合作模式,比如华为ICT产业学院,百度云智教育产业学院等。

“1+N”是政府发挥占主导,学校与政府签订协议,政府提供部分资金和场所。比如沈阳化工大学菱镁产业学院,与政府合作推动当地菱镁产业发展。

“1+1+N”合作模式是很多学校愿意接受的,企业多可以很好的解决实习就业等问题。吉林农业大学参茸产业学院就是联合联合2个产业管理部门和9个企业共建。

“N+N”重点在于整合资源,建立产业学院联盟,培养全产业链人才,这种难度较大,必须政府在其中整合协调。华东理工大学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是与上海医药集团等合作,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组建。

当下职教产业存在的问题难点

传统思想束缚,认知上存在偏差。我国长期以来进行的精英教育,成功学理论让很多人对职教有或多或少的轻视,认为报考职业院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师资配备不合理,硬件设施与培养目标不匹配。师资、教材、课件等无法满足职业技能培训与教学要求。很多老师都没有对应教学岗位实际工作经验;有些教材内容都过时了,很少有根据实际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独立开发的实战化技能培训教材。设备陈旧,缺乏应有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跟不上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结合的时代。

教学内容和产业岗位需求脱节。当前很多还是传统的教育模式,而非按照实际岗位技能要求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学校与企业和产业联系不够紧密,培养不出面向区域需求的职业人才。

实习流于形式。实习变相的让学生提前就业,以便再招收新学生。形式上有实习报告就行,至于对实习效果,是否能够专业技能对接并不在意。

企业难以介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难以落到实处,行业企业还是职教局外人,仅仅就是解决就业问题。

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分割成条块,各自为政,互相封闭,很难做到开放、共享。

各省市如何支持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2021年,教育部公示了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名单,共计49所高校的50个现代产业学院入选。2022年6月17日,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模式,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加快建立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关于高校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的新间常见于媒体报道。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战略以来,我国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步伐不断向前。

“小龙虾学院”首期学生还没毕业,就被预定空了。从这个事情中可以看出,企业需要能创造价值的人。所以各省市也是火力全开,现代化产业学院构建得到各地政府的积极支持。

北京对成功申请符合规定的校企合作项目给予每年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经费资助。

广东认定为“东莞市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的可获得市财政50万元资金支持。

黑龙江省根据产学研用、人才培养等情况,最高给予200万奖补资金。

各个省份都以实际行动硬核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进程。

2021年,重庆立项建设24个市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作为江西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2022年,四川公布首批省级10所高职院校的现代产业学院。福建公示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拟立项建设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6个。

2023年,陕西拟定长安大学新汽车现代产业学院等18个学院为第二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立项建设河南师范大学等23所产业学院为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

还有宁夏、甘肃、安徽等15个地区的高职院校建设了多所现代产业学院。其中宁夏、甘肃、广西几个省份的院校数量较多。

可以说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大潮已至,这个潮流还是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但这两年数量上有新增,脚步已经放缓,甚至也砍掉了一部分产业学院。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要从追求数量,转化为追求质量。

新时代的产教融合不仅仅是只解决就业问题,更追求培养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新型载体现阶段还在探索中,在实际建设发展中还有许多问题,需高校、政府、企业等多方协作,才能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力量。

从发展趋势看,现代产业学院或将替代专业学院,成为职教的主流组织形式。其运行可以克服高校作为事业单位的平均主义,高校也能够与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模式,向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结构性错配”的就业难题,实现职教的精准破局。

  • 阅读(3223)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后评论
登录教育界网
用户注册
重置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创建帐户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认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提示用户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