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育界网 > 大咖思维 >正文

当校长遇到德鲁克:用博雅艺术成就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大咖思维
作者:校长邦原创 发布时间:2023-06-27

让成长得到验证,让生命影响生命。近期,首届博雅管理中国实践论坛成功举办,为企业家、创业者、管理者、校长等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共同探讨博雅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管理技巧。在本次论坛上,多位一线知名管理专家在现场作出深度分享,今天,我们精选三位分享嘉宾的演讲内容,希望能为各位在企业管理、学校建设等提供启发。

      01          

杨顺波:管理学是一门真正的“博雅技艺”

博雅管理探索者、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原院长、博雅管理实践论坛总发起人杨顺波老师在论坛上围绕“博雅管理1379”发表演讲,提出“一个使命、三重视野、七个要点、九个实践”的观点。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昧的年代;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杨顺波老师认为,在如今这个智能时代,不仅深藏诸多机遇,也暴露不少危机。

首先是碎片化信息泛滥:短视频、知识付费等层出不穷,每个人都想学点什么,但却又无从选择,内心充满知识焦虑。

其次是互联网内容泛滥:这个时代的内容非常多,以成功学、心灵鸡汤、伪商业管理居多,不仅无用,甚至有害。

再就是各类学习机构泛滥:哪家机构值得长期信赖,依然无所适从。

杨顺波老师在2018年受到朋友的劝诫:不要再学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了,好好探索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管理,从德鲁克开始。

从此之后,杨顺波老师以更加踏实的态度、从实践的角度,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开始,一遍又一遍去通读德鲁克各类管理著作,在探索和实践中,深度和系统地学习真正的管理。

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就是界定组织使命,并组织和激励人力资源去达成;界定组织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组织和激励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两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杨顺波老师表示,我们要时刻谨记德鲁克的告诫:

1.对人的尊严和发展高度关切;

2.对任务和成果的重视;

3.对人际合作关系中对“诚实、正直”品行的毫不妥协。

每个人都以能量的方式存在于组织和社会中,而组织能量的爆发,决定了组织成功的概率。而恰到好处的管理,能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Fairwyn Investment Company的主席BILL POLLARD曾说:企业在为顾客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在为股东赚取利润的同时,成为一个使工作者的善意和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得到成长,实现个人自由与尊严的生态社区。

在实践过程中,杨顺波老师也意识到,管理体现了价值观、信念、信仰,管理不是一个没有人情、只顾管控和限制、没有科学观的概念,好的管理,能够激发人的善意,释放人的潜能!

基于这些学习和实践经验,杨顺波老师创新性地提出博雅管理的“一个使命、三重视野、七个要点、九个实践”的概念。

一个使命:激发人的善意,释放人的潜能。管理者和员工应该是合作共赢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的胜负关系,这样才能在组织内部实现良性发展,尽量让每个人扬长避短,每个人都获得成长和成就。

三重视野:同时兼顾 不走极端。管理除了激发善意之外,还有做出成果绩效、做到生态友好、实现组织生生不息。

七个要点: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要对标这七个要点不断去反思和调整管理方式——

1.人是最重要的,也是不完美的;

2.默观整体,投身过程;

3.建立共享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4.警惕权力的诱惑,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5.多元化无边际社会生态视野;

6.诚实正直,实事求是;

7.开放求真,终身学习

这七个要点都很容易理解,最需要重视的就是第一个要点,即人是最重要的,人也是不完美的。杨顺波老师提出,管理的关键就是要“扬长避短、扬善抑恶”。

第二个要点中,“默观整体”要求管理者要如乐队指挥,既要整体协调、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也要让每个乐手既发挥所长努力表现,又不能任意发挥,达到微妙的和谐向上效果。

而投身过程,要求管理者中过程中追求完美,在过程中实现意义。但并不是说非要有完美的方案才去行动,因为根本就没有完美的计划。过程中追求完美的目标,会帮助团队去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后逐步优化实践,慢慢朝着更接近于完美的成果靠近。

九个实践:

1.ROP三讲反思

2.人本营销

3.企业家精神与创新

4.仆从式领导与领导变革

5.共创式战略

6.企业家决策

7.交互学习式沟通

8.知识工作者的自我管理

9.打造核心管理团队

其中,ROP三讲反思,指的是讲成果、讲机会、讲打算。

人本营销即是以人为本的营销,人本营销的核心是助力客户,让客户的生活更美好,让客户的工作更有效。顾客是人,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有相应的文化背景……因此,企业要用同理心、同情心、慈悲心去对待顾客,为顾客创造真正的价值。

至于为何要及时创建核心管理团队,也需要管理者去系统思考。一是创始人需要对自己的精力进行合理分配,二是自我突破能量周期,三是避免企业过于依赖某一个人,四是给团队多元共创的机会,五是让组织内的人才更具有团队归属感和组织荣誉感。

杨顺波老师认为,管理学应该被视为一门真正的“博雅技艺”,在管理中注重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规范的协调,同时还强调管理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本营销,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02          

赵飞:学生是学校的顾客

中科院心理学硕士、高级教师 、北京大学国际学校运营与管理研究班首期学员、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师、国培专家、贵阳海嘉学校校长赵飞,将其自身20余年教龄、10余年学校管理的经历融汇,结合现代管理学知识,在论坛中与大家创新性探讨“谁是学校的顾客”这一话题。

演讲中,赵校长开门见山地表示,虽然家长是真正的付费者,但学生才是学校的顾客。

而后从两个角度诠释顾客含义:

一是从学生角度去诠释顾客含义。

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实施惩戒,如学生犯了错,不要只用体罚等方式,可以让孩子参加志愿活动,当小义工的方式,既付出劳动,又锻炼身体,还让家长认可这一惩戒,认为对孩子的心灵和体格健康成长是有价值的。

某位家长对学校的惩戒内容的认可

以开发积极需求的方式实施奖励,单纯的物质奖励,很容易激发人的贪欲,应当根据孩子的生活环境背后的有益需求,开发更让学生觉得珍贵的奖励,如城里的孩子很少能见到鸭子,一位老师将在校园里遛小鸭子、照顾小鸭子一天为奖励,成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开发出孩子们照顾小动物的需求。

为展示价值而刻意为学生安排任务,学校的日常工作中,除了奖和惩,更多的时候是不奖不惩,这种时候,就需要学校主动去为学生搭建可以展示价值的舞台,如某位学生乒乓球打得很好,学校就给孩子布置任务,让孩子在学校内开设乒乓球课,教其他老师和孩子打乒乓球,某位学生擅长滑板,就让孩子去教其他学生玩滑板……

学校交给孩子的是任务,但这个任务并非本质,价值才是真正的本质。顾客购买的不是任务,购买的是孩子在学校以服务他人找到自己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善意,释放孩子的潜能。

二是从家长角度诠释顾客含义。

德鲁克说,顾客购买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一种需求的满足。家长作为付费者,家长的需求满足就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但很多时候,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并不能面面俱到,这个时候就要与家长积极沟通,让家校共育真正落到实处。

学校首先要从被动面对问题到主动搜集意见。海嘉学校开设了“吐槽有回声”直播活动,还邀请家长来学校参加“校长办公会”,以各种方式去推动家长主动提出想法和意见,并积极给予反馈和改进行动。

再就是学校要从传统家长会到家长论坛。有时候家长和家长之间也会产生需求矛盾,因此海嘉学校创办了一个家长论坛,邀请家长到论坛中发表演讲,既让家长和家长之间互相充分理解,还激发了家长的潜能,体现了家长的价值感。

在实施过程中,赵飞校长发现:意见,激发了家长的善意,论坛,释放了家长的潜能。

德鲁克曾说,“成功在外部”,家长虽不是学校的工作人员,但关注好外部需求与变化,才能不断优化内部。

贵阳海嘉学校是一所倡导“爱与幸福”、生动活泼、自由奔放、民主和谐的现代学校,这些细致入微的环节设计正贯彻着这样的教育理念。

        03          

张聪:让伙伴在自由中成长

贵阳海嘉学校学术校长、小学-初中部校长张聪,则围绕“让伙伴在自由中成长”的话题,结合自己在学校管理中的切实经历进行了分享。

张聪校长是一个很擅长反思的管理者,一位总是不与校长及学校其他管理层沟通、甚至有些刻意躲避的老师,在面临被其他更资深的老师替换岗位时,却被家长力挺,很多家长表达了对这位老师工作态度、教育方式及责任心的认可,这引发了张聪校长的反思:我们管理者真的“看见”老师了吗?我们看到的老师的面相,真的是老师的全部面相了吗?

由此,张聪校长提出,希望每位管理者首先要看到,老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非工作机器,因此要不断结合实际优化教师考核制度。

海嘉学校对老师有非常严格的考评制度,但以上这位如此全心全意为孩子付出的老师,为何没在考评制度中脱颖而出?

因为体力劳动者和知识工作者的考核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要首先追问谁最有资格评价一位老师的优秀程度,老师的工作价值应该体现在哪里。

因此,海嘉学校将学生和家长的评价按40%的比例进入教师考评制度中,这种方式是变革了学校文化,让老师明白让学生发生好的改变,才是核心价值。

其次是不要只用规章制度去限制教师,而是以“教师自我提示手册”的方式,让老师更快适应学校文化,主动去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仅授以鱼,更是授之以渔。

不少老师都是带着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进的学校,但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文化和理念,那如何才能让老师迅速适应学校文化,并且保持教学的积极性和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呢?海嘉学校采用了“教师自我提示手册”的方式,去帮助老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其内容中有如下几点供参考:

1.家长是否能够感受到我对教育的热爱,以及我在工作中付出的大量辛劳和努力?

2.每个月我是否能够和班级中的所有家长进行至少一次有效的沟通(微信、电话或者面谈)?

3.我是否主动和那些较难沟通的家长进行过沟通?我是否认真倾听过那些不主动沟通的家长在教育上的想法?与家长沟通时,我是否能够全面地评价学生(既能说出学生的不足,也能说出他的优点或进步)?在告知家长学生出现的问题时,我是否同时说出了自己是怎样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是否能够明确地说出我需要家长具体在哪些方面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4.对于学生的“异常”情况(如身体不适,与同学发生矛盾,身上有伤痕、情绪异常等),我是否第一时间发现、解决并及时与家长进行了沟通?

5.我是否回答了家长的问题、回复了家长的诉求(即使无法做到也给予了明确的回复),而不是让家长的问题、诉求最终不了了之?

再则是建议不要随意将个体的崇高行为强制推而广之,而是让崇高保持崇高,有差异有自由,每个老师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有自我成长。

海嘉学校有个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每天放学后开设网上自习室,以直播的形式,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积极帮助学生解答难题。这一举动获得了家长的极大认可,有人就呼吁将这一方式推而广之,让每个班级都开设网上自习室。但海嘉学校从管理角度慎重思考后,未采纳这一建议。因为这原本是一位教师崇高的行为,若推而广之,既让崇高被拉下神坛,一定程度上会对其他教师的工作创造性造成影响。

最后,张聪校长以一幅“上善若火”的书法作品,诠释他们对于管理者的理解,火比水更自由、更有自主性,管理者需要做的事情是和老师一起让这把火越烧越旺。

在分享环节,校长邦创始人兼董事长汪义庭上台进行了分享点评。汪义庭老师首先对主委会和顺波老师的邀请表达了感谢。并对两位校长的分享做了独到的点评。

汪义庭老师认为:“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是高于一切的,有好的办学理念作为根基,其他的学校管理、教学服务等才有可能顺利推进。”

他提到,自己投身教育事业已有20年,创办教育行业创新型服务平台“校长邦”也已有10年,校长邦是中国教育从业者学习交流与资源对接平台,目前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颇广。在这10年中,有50万校长与管理者来到校长邦学习,汪义庭老师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见证了诸多变化,也拥有诸多感触,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德鲁克管理思想对学校管理产生的启示价值。

他表示,很多人学习德鲁克真正去实践的少,而在海嘉学校两位校长的分享当中,看到了“实践”的充分体现。比如说,对于学生的惩罚方式,不仅实现了惩罚的意义,还起到了德鲁克管理思想中的激发善意,对于学生的奖励安排培训任务,起到了释放潜能的作用;还有分享中说提起的陪伴、拥抱的案例,这些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传授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格。

“从海嘉学校两位校长的分享当中,看到了教育的本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汪义庭老师总结道。

学习不止,管理无限。希望以上几位的分享内容能为各位校长们的学校管理提供启发,一起去让中国的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健康,未来更加美好。

  • 阅读(9032)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后评论
登录教育界网
用户注册
重置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创建帐户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认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提示用户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