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过半,教育相关企业又艰难的挺过来了。面对市场的波动、政策的调整以及激烈的竞争,各家企业纷纷于近日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有人在困境中逆势崛起,有人则在挑战中艰难前行。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这些教育企业在这半年里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有哪些亮点和挑战?
学大教育:上半年净利润约2.28亿元—2.59亿元
7月14日,学大教育发布的最新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28亿元—2.5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1.14%—60.02%。
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发展战略,一方面保持个性化教育领域业务优势及品牌形象,坚持个性化教育理念,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服务,在个性化教育垂直领域持续深化、重点布局,保持公司经营业绩稳定增长。同时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文化阅读、医教融合等业务,夯实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
凯文教育: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为70万元—79万元
7月14日,凯文教育发布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凯文教育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万—7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凯文教育学校教育服务及其他各业务持续有序开展,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08%。
传智教育:上半年预计净亏损660万—960万元
7月14日,传智教育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5亿—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660万—960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80.72%—71.95%。
公告显示,目前,传智教育的数字化人才职业培训板块与学历教育的双规发展布局逐步落地,将为公司业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昂立教育:上半年净利润预盈约280万元
7月15日,昂立教育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63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11.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8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140万元,同比减亏约1577.54万元。
公司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为经营业绩改善及受非经营性损益影响。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通过提升产品力和教学质量、提升组织力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校区运营管理、加强智能化建设和科技赋能等举措持续提升经营和管理效率,并严控各项成本费用,使得经营业绩大幅改善。同时,上半年公司收到约270万元政府补助,并取得约170万元资产处置收益。
鸿合科技: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为3870万元—4520万元
7月14日,鸿合科技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70万元—4520万元,同比下降69.75%—74.1%。
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受市场需求变动、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导致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有所下滑,从而使得公司经营业绩在报告期内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盛通股份:半年度预亏400万元—750万元
7月14日,盛通股份公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50万元—4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00万元—600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提质增效,实现净利润亏损大幅缩窄,其中印刷综合业务稳定发展,利润较上期有显著增长。
竞业达:预计半年度亏损1500万元—2200万元
7月14日,竞业达公布业绩预告,预计半年度亏损1500万元—2200万元,扣非亏损1800万元—2500万元。
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各项业务稳步发展,期末公司在手订单合同金额4.3亿元,其中教学及招考在手订单超1.3亿元。公司业务存在季节性特征,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减少123万—823万。公司践行AI+发展战略,继续保持较高强度的研发投入。面向智慧教育市场的数智化红利机遇,公司加速营销队伍建设,完善全国营销网络布局,投入资源进行市场推广和渠道建设,筑牢全国业务拓展根基。销售费用较上年增加约940万。同时,公司继续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工作,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
中国高科: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496万元到-413万元
7月14日,中国高科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96万元到-41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受整体市场呈现消费降级趋势和竞品新媒体阵营营销优势持续扩大的影响,公司医学在线教育业务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同时,为应对前述市场压力,公司正在对该业务进行系统性战略调整,稳步收缩创新业务,进一步聚焦考试宝典核心产品,本期因精简组织架构,安置成本暂时性大幅增加。
结尾:
2025年上半年的教育行业,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学大教育凭借个性化教育的优势稳健增长,凯文教育通过业务拓展成功扭亏为盈,而像鸿合科技和竞业达这样的企业则在挑战中寻找新的突破。每一个企业的成绩背后,都是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和不懈努力。然而,仍有部分教育企业尚未公布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它们的成绩单又会是怎样的成色呢?
教育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