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红书在教培赛道上又做出了一次尝试——9月24日,邀请了俞敏洪开启首场直播,聊了聊新东方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就业问题。
这不是短视频平台第一次邀请知名教育人士开展直播。
在此之前,抖音就曾邀请过南京大学杜骏飞教授在自己的“常识课”直播计划中开讲;快手还邀请过著名国画家戴敦邦进行直播分享,累计吸引了超2400万人观看......
近几年来,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各大平台,就在教培赛道上一直动作不断,邀请名人直播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从基本的创作者流量激励,到大量引入名校名师资源,再到完善知识付费体系,各个平台都紧盯“教培”这块“蛋糕”。
要说原由,也并不复杂。
一来,平台们希望通过“教育”来优化平台形象,吸引更多高知高净值用户。
尤其是抖音、快手,早些年一直受到“内容低俗化”的诟病,而大力发展教育赛道,能很好地改变用户对平台的固有认知。
二来,自然也是出于流量和商业考量。
早在2019年,抖音在教育板块的广告收入就达到了30-40亿。现在,光是小红书,2025年教育类目 GMV 年增 101%,订单量增 165%,用户数增 168%。
不过由于各个平台的调性不同,这几年在教培赛道上的布局各有侧重,发展至今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
基于此,教培品牌和机构该如何布局这些平台?又有哪些新机遇和挑战呢?
-01-
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
开演“教培大战”
1)抖音:推动专业知识大众化,覆盖全年龄段
抖音是目前国内用户体量最大的短视频平台,用户对知识学习的需求庞大,且多种多样。
2024年初,抖音知识类短视频的内容数量就超过3.37亿个,覆盖了科学普及、卫生健康、个人理财、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
既然有了流量基础,因此这两年,抖音在教培赛道上,做的更多的是【推动专业知识大众化】,形成自己的【专业内容壁垒】。
2023年抖音启动了“知识大V进校园”项目,邀请300位知识大V来到学校,和师生面对面互动;
2024年,又推进了“科技馆入驻和科普”知识主题;2025年推出“AI开学季”,通过直播、VR等方式实现自然场景科普,让曾经枯燥难理解的科技知识,能通俗易懂地接触到大众。
2)快手:深耕下沉市场和职业技能培训
快手的教育最早是从“三农起步”,有更多的下沉市场。
快手泛知识兴趣用户超过3亿,而他们对实用类内容有比较明显的偏好。比如说,在众多短视频中,法律类视频播放量高达695亿次,健康科普类视频收藏量同比增长16%。
因此快手在教培赛道的布局,也是偏向于实用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2024年高考期间,快手开设了近4000场志愿填报直播,观看量达到4.84亿;2025年还启动了为70万乡村儿童提供AI启蒙教育的公益活动,以及快手公益学堂,为农村用户提供一系列《乡村直播新手培训》免费课程。
3)小红书:布局内容种草+付费转化,占据用户心智
小红书的用户规模不是短视频平台中最大的,但它的“种草”属性,一定是最深入人心的,并且拥有一批高净值年轻用户。
据数据显示,有62.5%以上用户愿意每天为学习投入1小时以上,并且愿意大方为知识消费。用户们会在平台上搜索学习心得、备考经验,真实、有价值的内容能快速形成种草效应,促成决策转化。
所以小红书这两年在教培领域的布局,更多是打通从“种草”到“付费”的转化链路。
2024年,小红书上线“专栏”功能,允许博主上架视频课和直播课;2025年又优化了付费流程,开通一系列“私信名片”、“交易卡”等工具(只有开通聚光推广且消费一定金额的商家才可开通)。同时鼓励教师认证专业号,通过资质审核的可以获得流量扶持。
在今年8月,小红书官方发布了一则关于针对学历语言培训行业的治理公告,意在整顿无资质营销、虚假人设、私下交易等行为。
从以上动作能看出,小红书是希望更多教培品牌在平台上做更多真实的种草内容,带动转化,让平台成为优质教培品牌获客的优先选择。
4)B站:吸引年轻科技爱好者,巩固学习型平台地位
B站则是带有天然“学习”基因的,一开始许多用户就将其作为一个学习平台。2024年,B站的泛知识内容就占到总播放量的38%,覆盖考研、考公、编程、艺术等多个领域。
并且聚集了大量的年轻用户,他们对硬核的科技领域内容尤为感兴趣。像@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的科技类UP主,在B站积累了超1200万粉丝,发布的AI相关视频播放量超千万。
而B站也有意继续扩大自己的优势。这几年通过泛知识内容创新、和高校深度合作、AI技术赋能,来强化社区的学习氛围。
2024年,B站联合多所高校,推出“课堂笔记”、“论文答辩”等学习内容。今年五一假期,又推出“在B站看纪录片抵学分”活动;前不久又开展了“哔哩哔哩开学季”......
2025 年B站的“考试季” IP ,整合名师直播、备考攻略等资源,全年覆盖超 1 亿学习人群。
同时B站在科技领域也是持续深耕,和AI厂商合作打造“AI心智最强社区”,超九成AI企业选择通过B站和用户沟通。
如此一来,吸引了大批年轻的科技爱好者群体。每当他们想到“学习”、“科技”,都会想起“去B站”。
-02-
教培品牌该如何布局短视频平台?
这几大平台的用户画像、内容生态、商业变现逻辑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那教培品牌又该如何选择呢?具体的布局方法又有什么讲究?
总结来看:
基于抖音有庞大的流量,日活超7亿,用户覆盖全年龄段,一二线城市渗透率较高,能快速触达泛教育人群,因此适合布局的教培领域非常广泛,比如职业技能培训、高等教育、素质教育、兴趣学习等等,并且非常适合做品牌曝光。
教培机构能通过【短视频课程切片+直播】的方式,来吸引目标客群。或者巧用【挑战赛+达人合作】,来形成内容大范围传播。
快手下沉市场用户占比高,并且用户对实用性内容需求更多,则更适合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品牌布局。
比如电工、养殖技术、短视频电商培训等,就可以通过【真人实操教学+成功案例分享】来吸引用户。
小红书的一二线城市用户和女性用户较多,并且对自我提升的付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较强。因此更适合素质教育、兴趣学习、少儿教育、语言和考证培训、女性成长等教培机构布局。
而且小红书用户习惯通过搜索,来做种草,再完成消费决策,因此品牌可以用【方法论分享+成果对比】,来激发购买欲。
比如少儿教育,就可以通过亲子互动案例 + 学习成果展示吸引家长。还有雅思、教资等考试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分享备考攻略 + 资料包领取来做初步引流。
B站则是聚集了大批Z时代用户,有独特的高粘性和浓厚的社区学习氛围,尤其适合高等教育、学术科普、职业技能培训、科技领域(如编程、AI、设计)等方面的教培品牌布局。
B站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高达106分钟,并且对硬核内容有高度认可,因此教培品牌适合用【深度讲解+互动答疑】的方式,建立用户的信任。
尽管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的“教培大战”给了教培品牌们众多新机会,但品牌们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比如课程资质合规问题,内容上如何平衡好专业性和娱乐性,有了流量但变现转化困难等等。
如何借助平台们的利好政策扶持,实现长效增长,是教培人和教培品牌们当下重要的课题。
教育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