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育界网 > >正文

首届新职教产业发展共创峰会于2025年10月在北京隆重举行,共探新职教破局之道

作者:原创 发布时间:2025-10-31

2025 年10月21日至22 日,首届新职教产业发展共创峰会在北京・朗丽兹西山花园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AI 破界,教育向新”为主题,由校长邦联合新职教产业发展共创会共同主办,同期还举办 了第24 届校长邦 T-LINK 教育博览会、“中关村・智聚 ”教育创新论 坛、第十届榜样教育年度盛典。峰会汇聚政府、企业、院校、行业协 会及职业教育机构等多方力量,围绕新职教产业创新、产教融合、人 才培育等核心议题,共话新时代下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与未来方向。

政策与产业双驱:新职教时代的“破界”契机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及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政校企协协同推进产教融合 ”的政策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正式迈入“新职教 ”发展新纪元。不同于传统职教的单一技能传授,“新职教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数字技术为支撑、岗课赛创证产融通为核心 ”,打通“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培训过程与生产过程、认证结果与就业需求 ”的全链条闭环,实现教育与产业升级、技术变革的精准对接。

当前,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大健康、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崛起,不仅催生大量新职业岗位,更对职教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次峰会搭建起政策解读、趋势研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与生态共建的综合性平台,为职教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多维思想碰撞:嘉宾分享解锁新职教发展密码

峰会次日(10 月 22 日)的核心议程中,多位行业专家、机构领军者围绕新职教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分享,覆盖政策解读、国际合作、 AI 赋能、产业对接、营销落地等多个维度,为参会者提供兼具理论

高度与实操价值的经验参考。

孙涛(安徽省职业技术培训协会执行秘书长):以欢迎辞开篇,强调新职教发展需凝聚多方协同力量,为峰会奠定“共创、共享、共赢 ”的合作基调,呼吁行业主体携手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康金城(中国工程院国际合作局原局长、研究员,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围绕《对中国当代工程科技成就及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若干思考》主题,结合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成果,剖析职教国际合作的机遇与挑战,为参会者提供 “技能出海 ” 与国际产能对接的顶层设计思路。

高岩(软通教育首席战略官、副总经理,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信创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高校产业人才培养新范式》演讲中,结合软通教育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实践经验,提出AI 技术如何重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从课程设置、实训场景到就业对接的全流程创新方案,为高校与产业需求衔接提供可落地的技术赋能路径。

郑文照(华图教育集团 CEO、董事,拥有 1000 + 教育直营校区运营管理经验):以《职教行业增长逻辑与未来路径》为主题,基于华图教育大规模校区运营实践,拆解职教机构从规模化扩张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逻辑,分析政策红利与产业需求叠加下的行业增长机遇,为中小型职教机构提供运营升级参考。

洪局(校长邦职教共创会发起人、新职教产业发展共创会联合发起人,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基金会“慧龄空间 ”南京地区运营负责人):聚焦《洞察银发人群新需求,解锁老少空间新赛道密码》,结合“ 慧龄空间 ”在银发教育领域的运营经验,挖掘银发经济背后的职教新机遇,提出“老少共融 ”的教育空间运营模式,为行业开拓新赛道提供方向指引。

曾庆(优加营销社创始人、华图教育集团合伙人,新职教产业发展共创会发起人,已服务 500 +学校机构、8000+教育校长):在《新职教发展模式及营销落地增长模型》分享中,基于服务数千家职教机构的实战经验,拆解新职教机构从品牌建设到招生转化的营销全链路,提供可复制的落地增长模型,助力机构破解获客与运营难题。

李圣保(安华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CEO,职道网创始人,新职教产业发展共创会主席,中国生产力学会培训与评价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科学技术协会产业特派员,深耕职教 18 年,赋能超万家教培机构):围绕《剖析职教行业发展规律,解锁新职教发展机遇密码》发表深度演讲。他指出:“ 当前职业教育正处于9政策驱动+产业倒逼+ 技术赋能 ’三重红利叠加的历史性机遇期。过去是“有什么教什么 ’,现在必须转变为“市场要什么就培养什么。”同时,面对国家“一带一路 ”倡议下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化,职业教育更需主动承担“技能出海 ”使命,将人才培养与共建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助力中国技术与标准的国际化输出。他强调,新职教的本质

是“产业逻辑前置 ”,即职业教育必须从产业链末端走向前端,提前布局未来3-5 年的紧缺岗位,同时兼顾“技能出海 ”所需的国际化人才储备。

他进一步提出“三个重构 ”理念:

1. 重构专业设置逻辑:从学科本位转向岗位本位,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健康产业、银发经济等国家战 略新兴产业布局专业群;同时对接“一带一路 ”共建 国家重点产业需求,增设跨境电商运营、国际工程技术、多语种技术服务、海外项目安全管理等适配“技能出海 ”的专业方向,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2. 重构教学组织形式:推动“线上+线下+实训+就业”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引入AI助教、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同时融入国际职业资格标准课程与跨境实训资源(如海外项目模拟沙盘、多语种技术实操场景),提升教学效率与体验的同时,强化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3. 重构生态合作机制: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学校主体、平台链接 ”的四元协同机制,同时联合全国优质职教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合作院校组建“新职教生态联盟 ”,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互派、项目共拓、标准共建,以新思 想打破地域与行业壁垒,以新模式激活协同动能,最终构建多方共赢的新职教生态,打通人才供需“最后一公里 ”与“技能出海”“最后一百米”;

他还透露,安华教育正联合多家头部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开发基于真实岗位任务的“微专业 ”体系,其中特别包含适配“技能出海”的跨境技术服务、国际合规管理等特色微专业;同时探索“学分银行 ”与“ 能力账户 ”机制,推动学习成果的积累、转换与认证,并计划与“一带一路 ”共建 国家职教机构互认学习成果,为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学习体系与国际职教合作网络提供支撑。

李育新(粤教服务事业部联合创始人、李东阳书院创始人,原公安局长、央企负责人):以《德国双元制-中德职业人才共建计划项目》为主题,引入德国双元制职教经验,介绍中德职业人才联合培养的具体模式与合作路径,为国内职教机构对接国际优质资源、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提供合作范本。

李燕(安华教育科技集团副董事长/业务总裁,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产业特派员):在《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大数据+通识教育+信创工程》演讲中,提出“五维一体 ”新职教模型,从 AI 赋能教学、大数据驱动决策、通识教育筑基、信创工程对接国家战略等维度,阐述AI 时代职教转型路径,并分享“智能应用开发 ”“首席数据官研修班 ”等实操项目,为技术与职教深度融合提供案例参考。

此外,峰会还举行了“新职教产业发展共创会 ”成立仪式,由校长邦、安华教育科技集团、华图教育、软通教育、粤教服务等机构联合发起,标志着跨区域、跨行业的职教协同平台正式启航。仪式上发布共创会发展规划,未来将通过搭建全国性职教项目招商平台、发布《中国新职教发展白皮书》、组织“新职教中国行 ”巡讲等工作,凝聚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推动行业生态共建。

共创未来:新职教生态的“向新”之路

首届新职教产业发展共创峰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行业思想的集中碰撞,更是新职教生态从“概念 ”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在 AI 技术加速渗透、产业升级不断提速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唯有打破技术、行业、国际的边界,以协同创新推动“教育向新 ”,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 同频共振”。

未来,新职教产业发展共创会将建立“ 月度行业动态通报”“季度资源对接会 ”“年度峰会 ”的常态化机制,同时联合高校、企业组建“新职教专家智库 ”,为地方政府制定职教政策、机构优化培养方案提供智力支持。针对乡村振兴、区域产业升级等国家战略,共创会还将发起“新职教助力县域经济计划 ”,持续推广“产业特色 + 职教培训 ”模式,培养本土化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从“城市向乡村延伸”。

从“AI 赋能教学 ”到“ 国际合作共赢 ”,从“银发赛道开拓 ”到“县域人才培养 ”,首届新职教产业发展共创峰会已为行业指明方 向。随着政校企协各方力量的持续协同,新职教将不再是“学历补充”的代名词,而是成为“技能提升、就业保障、产业赋能 ”的核心力量,最终赋能千万学子走向更广阔的职业舞台,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 “技能动能 ”。

  • 阅读(3036)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后评论
登录教育界网
用户注册
重置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创建帐户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认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提示用户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