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育界网 > 行业洞察 >正文

东方优播关闭,K12在线教育梦碎

行业洞察
作者:kiko原创 发布时间:2021-09-13

01

东方优播全面关闭

CEO计划去山区支教

政策出台,尘埃落定,就在大众静候K12学科培训机构的转型成果时,9月12日,网上有消息称东方优播将全面关闭,并已经全面启动学员退费和员工裁退补偿工作,引发了圈内的广泛关注。

对此,校长邦联系了新东方在线副总裁、东方优播CEO朱宇,后收到朱宇回复:“感谢各位同行和朋友对优播的关注与支持。双减政策下,优播已经决定全面关闭k12业务,并已经全面启动学员退费和员工裁退补偿工作。公司目前资金充足,能在10月之前完成退费和裁员工作。我个人已经计划扫尾工作结束后去山区支教1-2年时间,为国家共同富裕目标做些自己的贡献。”随后他在朋友圈公开了这段答复内容。

东方优播成立于2016年7月,由新东方集团与新东方迅程(即新东方在线)共同投资成立,据官网显示,东方优播是新东方旗下子公司,作为K12新型在线课程,东方优播以在线直播课程为核心主营业务,辅以在线一对一课程、私播优选(录播课程)而形成的全方位新型网络体系,以北京的教学资源为核心基础,通过互联网技术方式输出到三线、四线、五线城市。

官网显示,东方优播目前的校区门店有282所,全国注册学员超过200万人次,其课程均归属为此前教育部明确的学科类培训,显然其业务正受到“双减”政策的全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8月27日,新东方在线发布了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2021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报告期内东方优播已进入27个省的273个城市,较去年的24个省市、172个城市又实现了新的增长,其课程的付费学生人次同比增加102.0%,增长实力不容小觑。

在这样的增长势头之下全面关闭,想必新东方内部考量的是市场状况及企业战略等综合维度。一方面是新东方在线的亏损仍在持续扩大,另一方面源于新东方战略调整,今后将更倾向于素质教育及职业教育,K12在线学科培训或不在其未来重点规划内。

02

“东方优播模式”不再

在线教育万亿梦还在吗?

东方优播自成立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其原因不仅在于背靠新东方的品牌知名度,更在于其独特的“打法”:OMO本地化在线教育。

K12在线教育最大的痛点在于居高不下的获客成本,及难以摆脱的亏损魔咒,在各大K12在线教育企业大力投放信息流广告、烧钱做网络营销之时,东方优播特立独行走线下体验店模式,以更低的获客成本及下沉战略,成为当中的一股清流。

“东方优播的招生入口仅有一个,那就是线下体验店的低价入口班。”东方优播CEO朱宇曾在访谈中透露。

按照朱宇的说法,线下体验店主要作用是宣传引导和体验,而教学、课后服务、教务管理、购买课程等其他环节全部在线上完成。在接受访谈时朱宇提到:“东方优播的获客成本大概是大班课获客成本的1/5到1/10。大班需要1000元,我们只需要100-200元。”

K12在线教育的获客成本高一直是行业痛点,在普遍上千元的获客成本面前,东方优播的百元获客模式让业内看到在线教育更多的可能和希望。而伴随着东方优播全面关闭的消息,K12在线教育的未来将更加扑朔迷离。

据公开资料显示,受疫情深度影响的2020年,在线教育一路高歌猛进,行业融资总额超500亿元,超过2016-2019年的融资总和,其中K12在线教育机构猿辅导和作业帮,两家融资额占全年总额的七成。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4041亿元,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在线教育渗透率大幅度上升,预计市场规模超4800亿元,而2021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预测将超过5000亿,从发展前景来看,大众普遍认为在线教育将是一个拥有万亿规模的市场。

而如今,“双减”政策下,曾经的万亿梦能否实现尚且不论,摆在各大在线教育机构面前的,是亟待适应的市场新环境及监管新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还未正式下发前,市场猜测在线教育或在本轮监管之外,但正式的“双减”政策及近期多份文件显示,在线教育也在严格监管之内。

03

盈利难题尚无解

严格监管降临

K12在线教育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总体来看主要是源于监管稍宽松、资本青睐、国家对信息化的鼓励及“时势造英雄”。但目前来看,这些推动其发展的因素,正在被一一解构。

在监管方面,在线教育机构申办流程、上课时间等方面均出台了新要求,不仅提升了该赛道的准入门槛,还严格限制了其课消时间。

7月24日正式发布的“双减”政策文件中提到: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未通过审批的,取消原有备案登记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

且还对上课时间作出具体要求: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对于曾大热的拍照搜题直接提出限制: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并要求:聘请在境内的外籍人员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这项要求对众多主打在线外教的英语培训机构造成重大影响。

另外,9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等三部门发布了“营改非”正式文件,当中要求:2021年底前完成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行政审批及法人登记工作,培训机构在完成非营利性机构登记前,应暂停招生及收费行为。

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也在须“营改非”的要求之列。

资本方面的限制,更是给了K12在线教育机构重大打击。

“双减”文件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今后资本将很难进入K12在线教育机构,曾经的烧钱营销战将一去不返,但盈利难题还未解决,资本退场后,现有的在线教育机构对健康的现金流需求将更紧迫。

而在国家对信息化的鼓励及“时势造英雄”方面,在线教育或将受到官方在线学习平台冲击,优势也在逐渐消失。

7月24日发布的“双减”文件中就曾提到: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政策发布后,“国家队”迅速进场。首先是对去年开通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重新进行推荐及推广,再是各地区推出各类免费在线学习平台。

9月10日,“上海空中课堂”推出升级版,新设“名师面对面”栏目,举全市之力精心打造,专门成立中心组、指导组、授课教师组。名师团队中既有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市区学科教研员,又有“双名工程”培养对象,以及在上一轮“空中课堂”授课过程中深受学生欢迎的优秀骨干教师,其中特级教师40名、正高级教师28名。上海本次推出的“名师面对面”栏目聚焦初二、初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学科,播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晚间,基本符合也覆盖了学生的课余时间。

在此类“国家队”的冲击下,K12在线教育的生存空间势必被进一步挤占。

监管加强、课消时间受限、“营转非”、国家队入场……本就普遍亏损的K12在线教育机构将何去何从,这是一大难题。

  • 阅读(4223)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后评论
登录教育界网
用户注册
重置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创建帐户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认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提示用户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