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育界网 > 教育热点 >正文

“3·15”来了!教育培训机构被聚焦

教育热点
作者:哲颉原创 发布时间:2021-03-16

核心看点

 

· 被曝出的三大主要教育消费预警都有哪些?

· 教育培训负面舆情去年超七成,退费困难占首位。

· 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职责。

 

 

01

曝光三大主要教育消费预警

 

 

不可否认的是,教育消费现已成为我国家庭消费的刚需。

 

据报道,教育培训行业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行业的第二大消费领域,而与此同时,随之到来的众多消费问题也开始日益显现。

 

3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教育培训行业再次被聚焦。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当日下午,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先生现身中国教育电视台的演播室,为大家深度解析了目前教育消费领域所存在的“虚假宣传”“退费困难”“培训质量”等问题,并针对教育培训消费的众多负面现象提出相关建议。

 

对于过去的一年里,消费者关于教育培训行业的投诉内容,陈音江先生直截了当地总结出了三大点。

 

一、利用低价营销模式误导消费者

 

对于这一点,陈音江先生表示,“虚假夸大的宣传”为其最主要的负面现象。目前,很多教育培训机构都会采取这种低价营销的模式,试图先将消费者吸引过来。

 

比较常见的现象便是有的机构会提前告知用户,如果按时打卡、按时学习后,便可以把学费退回。然而等用户真正交完钱后,此类机构又会找出各种理由和原因来“证明”用户打卡不符合规则,从而也就拒绝退款了。

 

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陈音江先生表示,目前对于广大用户群体来说,有关于教育培训质量的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的体系,更多时候都只是用户凭着自己的感受去衡量。

 

对此,有的机构便抓住用户心理,在试听课的时候,用“最优秀”的老师来讲最为精心准备的一节课,让用户觉得这位老师真的不错。然而一旦当用户报名上课后,机构便会进行换人的操作,随之而来自然便是质量不能保证的课堂。

 

三、诱导消费者交钱,预缴费用难以退回

 

第三个关键点,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点,便是退费和维权纠纷的问题。

 

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在最开始便让用户上缴时间线非常长的学费,有的让交一年,甚至还有让交两年或三年的。同时会伴随一些优惠政策,比如,交一年打8折,交两年打7折,交三年打5折。而当用户面对这些“优惠政策”时,往往很难经得住这样的价格诱惑。因为对于教育消费者而言,总归是要学习的,一次性交满就能得到如此巨大的优惠,那么何乐而不为呢?然而,消费者会坚持学习两年、三年,可是机构真的能坚持住两年、三年吗?这其中的不稳定因素实在太多了。

 

 

02

教育培训负面投诉去年超七成

退费困难占首位

 

 

为全面了解教育培训行业的消费状况,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年2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消费者网对2020年的教育培训消费舆情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其中,据数据显示,全网共监测到2020年有关教育培训消费舆情信息3847566条,其中,有关教育培训消费的负面舆情超过了舆情总数的七成!对此,该报告严厉指出,教育培训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太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舆情数据显示,教育培训消费的负面舆情主要集中在“退费困难”“虚假宣传”“培训质量”和“合同纠纷”这四个方面。其中,退费困难信息1623718条,占比59.87%;宣传误导信息387953条,占比14.30%;培训质量信息301047条,占比11.10%;合同纠纷信息225656条,占比8.32%。

 

放眼近几年的数据相对比,2020年的这些数据是非常高的。有专家表示,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去年的行业情况实在特殊。在春节过后,受到疫情影响,线下的培训机构全部被勒令暂停一切线下活动,这便直接导致了两种情况。其一,一部分机构只能瞪着眼干拖着,无法进行任何工作和交付;其二,便是一部分机构从线下转型到了线上。而对于这部分机构,普遍家长都认为机构的成本降低了很多,从而出现大量退费要求。

 

而除了这些中小机构,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不少大型知名的教育培训机构竟然也出现了关门跑路的现象。这一度打击了用户群体们心中的“要找就找大机构,踏实放心”的美好愿望。而每当这些大机构出现爆雷事件后,更是会在行业内掀起惊涛巨浪,对于整个社会也产生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种种原因,让教育培训成为了今年3·15中,群众所关注的重要焦点。

 

 

03

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职责

 

 

其实,近年来,有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国家一直都有在推进,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最令行业印象深刻的,便是早在2018年的8月,国务院办公厅便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意见》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安全隐患、证照不全、超前培训、超标培训等突出问题,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关键环节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这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然而,规定都是在很早以前便出台,为何负面现象在近年来一直屡禁不止呢?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来加强规范?

 

对此,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先生表示道:“关键之处就在于,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实际上还是没有以法律的形式给固定下来,在实践当中也并没有把相关的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陈音江先生认为,应进一步去完善有关教育培训方面的法律法规。与此同时,从目前整个行业大境况来看,加强治理已然成为了教育培训行业在2021年的必行之路。

 

3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教育培训行业再次被聚焦。然而,一切治理手段都是插进行业内的一道道利刃,更为主要的,则是需要广大教育培训机构们能够真正从心出发,从自身出发,诚信守法,遵章守纪,主动履行法律的规定和义务。

 

让我们在3·15这个重要的消费者权益日里,对我们自身进行反思,对行业的未来进行思考。真正把教育做好,把质量做好,用优质的品质与服务来吸引广大消费者,这,才是一条安稳踏实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注:本文为校长邦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校长邦授权,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 阅读(4347)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后评论
登录教育界网
用户注册
重置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创建帐户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认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提示用户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