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育界网 > 大咖思维 >正文

评测学自适应学习系统创始人刘劲松:解构教育本质,探索未来教育模式

大咖思维
作者:校长邦原创 发布时间:2024-01-10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可是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是否真正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呢?随着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教育领域也在发生深刻变革,评测学自适应学习正在让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教育变成现实。

基于数据分析和评估的教育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评测学自适应系统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教学资源,实现因材施教。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在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和表现的基础上,为学生量身打造学习计划和资源。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在线学习,评测学都可以确保每位学生得到最佳的学习体验。

在2023社会培训行业金陵峰会暨校长邦T教育大会中,评测学自适应学习系统创始人、成都自适应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刘劲松结合自身经验,就教育本质与行业伙伴共同探讨了未来教育发展路径。

2004年刘劲松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自适应学习智能教育领域,从事美国自适应教育产品的相关研发,2015年在全国组建团队,创立评测学自适应学习系统和艾速度品牌。在双减来临之前,评测学和艾速度线下门店多达3000多家,疫情之后现在留下1700家,每家门店依然保持着向上增长的状态。他将品牌存活的原因归功于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足够支撑校外学习,为行业带来持续的价值。

在他看来创业的意义在于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为更多的人创造受益。教育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修炼内功,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是他所追求的事情。

01回归教育本质

原始社会时期,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技艺的传承有着一对一、多对一的教育形式。到了古代社会,教育开始与劳动相分离,不同阶层接受的教育不同,知识开始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从工业化革命开始,现代社会的教育趋向于标准化教学,受标准化影响个性化学习实施愈发困难。

每个人都有共性,但更多的是个性。未来,教育如何解决个性化问题,细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实现教无定法、有教无类才能回归教育本质。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希望教育行业能够依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创新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等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是官方文件中首次提到自适应学习,并强调其对于未来的重要性。

然而,回想1999年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政策发布至今,25年之间,教学质量依然只通过军事化管理及机械重复性训练来造就,并无太多突破性的提升。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曾经做过一个教学实验,他在传统班课的基础上增加过程性评价及一对一授课两个对照组。结果发现接受一对一辅导后的学生,比传统大班课成绩高出两个标准差。

一对一教学的形式显然更有成效,但从现实意义上来说,一对一教学的普及非常困难。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行业都改变了,但是教育行业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几乎没有太多改变。

在刘劲松看来,教育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我们深知计算机与特级教师的协调一定可以给教育带来助益,但因为认知和惯性思维的差异,要找一个好老师和一个能够设计计算机产品的人,共同做自适应的教育产品非常困难。

当国家允许绿色终端进入校园时,很多老师会对平板教学进行打压。家长、学生、老师都不认可,他们会认为都坐到教室中来了,还要每个人拿个设备举手问答,这样的模式是不可取的。中国网校有着近三十年的历史,一直希望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到资源匮乏的地区,但事实证明视频和双师不能完全解决教育问题。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

一个老师不可能教会所有学生,但是一个学生一定能找到适合他自己的老师。

刘劲松认为,如今很多教育形式阻碍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偏离了教育回归本质的轨道。那些押题、给技巧的教育都是伪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还原知识的过程,引导其掌握由来,引导其在此基础上建造创新。

02规模化因材施教路径

当前教育,不论新课标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还是基于项目的探究式学习,现实与理想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教育方式不变,教育成效就不会改变,学生也不会改变。要想缩小传统教育与因材施教之间的差距,探索出规模化因材施教的发展路径是关键。

未来,持续利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及手段来变革教育支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会成为大潮流。老师的地位不会发生变化,反而会因为技术手段的加持,帮助其减少机械重复的繁重工作,让他能够更加专注学生的个体化发展。

数字化转型一定是教育先转型,解放学生的个性。很多学生在老师主动询问学习反馈的时候,会不懂说懂,变成虚假学习。所以想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支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首先需要进行观念转变和流程再造。观察评估,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案和学习路径。

比如在新课标培训学校中,会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其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告诉他学什么、为何学、如何学,同时对应老师教什么、为何教、如何教。

而想要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就得将AI教书育人与教师治育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

育人的难度从来大于教书的难度。对学生来说,有直接实用价值的知识点并不重要,唯有抽象原理与联系实际应用才能够解放学生心灵。未来老师的职责更多不在于传授学科知识,而是巧妙地运用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

终究,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在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中主动地发现知识的一个过程。

03 校外培训合规运营

自2023年10月,全面规范校外培训的补充政策开始施行时,除了教学质量之外,现今教育行业校外学习合规化运营变得非常重要。

刘劲松表示,要继续在教育行业继续走下去,合法合规的校外培训物理模式只有三类:一是中小学校外托管服务,二是自习室,三是软件销售。在以上三类经营范围中,面授课不可取,只能做混合班制下的个性化学习。

再则,想要经营好校外学习业务,能够经验管理好团队,选择一个紧跟新形势的好产品,理解产品理念并灵活应用,便能够基本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普惠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也是关键。在科技产品的协助之下,一个老师能够同时管理25个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乃至同期管理100个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协助之下,教学效果和教学普惠程度将远超线下1V1教学模式。

最后,刘劲松表示,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指导意见,而是一个教育行业必须完成的变革。科技的进步强制教育变革,未来教育无限可期。

  • 阅读(9892)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后评论
登录教育界网
用户注册
重置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创建帐户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认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提示用户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