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22日,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关村街道党工委指导,由校长邦主办,由北京民办教育协会、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中关村地区教育创新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校长邦T教育创新大会,在北京盛大举行。
华图教育轮值CEO、运营总裁郑文照先生出席,并发表了以《高质量发展战略驱动职业教育增长》为主题的分享。
郑文照先生先介绍华图的核心布局,再分析职业教育行业的用户变化与行业痛点,随后阐述华图的三大应对策略(产品减法、结构效率提升、AI赋能)。
以下是郑文照先生的分享实录,经编辑整理: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受校长邦邀请,分享华图教育在AI时代、内卷时代及经济下行时代的思考与应对举措。
-01-
华图教育的核心布局与发展概况
首先为大家简要介绍下华图教育的关键进展,为后续行业分析与策略分享提供背景。
第一,是资本化落地。2023年底,华图教育完成资本化,目前控股一家上市公司。
第二,是网络与硬件布局。华图已完成全国超1100家学习中心的部署,覆盖国内有经济开发价值的地级市与县,是教育行业布点最广泛的机构之一。当前拥有2万张床位,预计明年将增至3万张,从传统校区向“类大学”转型,实现校区大型化、基地化升级。
第三,是业务全面拓展。从2001年以公务员考试培训(考公)为核心,现在已拓展至全职业教育领域,涵盖金融、医疗、学历提升、考研等赛道,未来还将布局养老相关教育业务。
第四,是师资与运营模式。我们一直坚持“专职教师”与“直营”双核心模式——目前拥有3000名来自985、211院校的专职教师,教研投入持续加大;全国 1100 多家学习中心均为直营,以此保障教学质量。因为基于过往的行业教训得出,直营模式是质量的核心保证。
以上并非广告宣传,而是希望通过华图的基本盘,引出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思路,这也是本次分享的核心。
-02-
职业教育行业的核心洞察
疫情后,我们对成人职业教育赛道有了更深刻的感知,主要体现在用户变化与行业痛点两方面:
1)用户基本盘及需求变化
我国成人职业教育市场潜力巨大,预估拥有超1500万用户基本盘,其核心用户是大学生群体,包括1220万应届毕业生、往届未就业人员及留学归国人员,但这一基本盘正发生显著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考公赛道竞争加剧但用户的付费能力在下降。
考公热度持续攀升,今年国考报名预计超350万人,难度已经堪比考985。考国考的竞争比例达80:1(相当于考985难度),考公务员的竞争比例达到60:1(相当于考211难度)。
表面看赛道火热,但行业付费能力实则持平或下降——尽管考公客单价维持在5000-15000元,但培训周期大幅延长,比如我们最长的产品交付时长要近300 天,导致单一用户年均付费额逐年降低。
第二个变化是,培训周期拉长。2009年行业最长培训周期约11天,如今却基本找不到30天以下的课程,长期培训已经成为常态。
第三个变化是,00后用户注重情绪价值。新一代学员不仅关注培训效果,更重视“以我为中心”的体验,例如将“老师课后互动次数” 作为评价好老师的核心标准,对个性化关注的需求显著提升。
第四个变化是,个性化需求凸显。传统“题海战术” 已无法满足竞争需求,学员对定制化辅导、针对性补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2)行业自身痛点
除了用户端有变化外,行业还面临两大核心痛点。
一个痛点是,规模不经济。线下教育机构普遍面临“规模扩大但效益未同步提升”的问题,核心源于——人力投入和场地投入是刚性的。
校区的规模与人力配比固定,比如每个校区都需配套固定数量的老师、教务、运维人员,无法通过规模稀释人力成本。除师资成本外,场地成本(尤其是床位、大型基地建设)随规模等比例增加。
另一个痛点是,同质化与师资不足。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能力持续下降,但用户的要求越来越高。
-03-
华图教育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挑战,华图教育聚焦三大方向突破,走出自己的“路线”:
1)做高质量产品:以 “减法” 实现标准化
原本华图教育拥有200-300个传统课程产品,最近我们想下决心,将产品精简至2个,目标打造“实收超10亿” 的单一产品,未来冲刺“实收30亿” 的标杆产品。
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给产品做减法有利于标准化,而标准化有利于高质量落地。
通过精简产品,能实现教学内容、流程、服务的高度统一,解决师资参差不齐、信息衰减导致的质量波动问题。
除此之外,精简产品能大幅降低管理与沟通成本。层级多、产品杂,会导致管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成本激增。比如将10人扩至100人团队需新增20名管理人员,其中还需要做大量的沟通和介绍,而产品精简可显著优化这两类成本。
2)提升结构效率:减层级、减动作
通过组织与流程优化,可以破解“规模不经济”困局,核心举措有两点:
一个是纵线减层级。我们未来想构建“总部直达校区”的指挥系统,减少“总部-省-市-县”的层级传递,避免“产品上线需1个月层层传达”的低效问题,提升决策与执行效率;
一个是横线减动作。用“系统+AI一体化”整合“品牌-流量-转化-交付”全流程,减少各环节的消耗与冗余动作,实现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这也是华图教育今年财报利润改善的重要原因。
3)全方位拥抱AI:双核驱动内外效率
以AI为核心技术支撑,从内部运营与外部服务两方面双核驱动。
在内部侧,用AI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我们将AI全面应用于出题、命题、教研、设计、运营工具开发等环节。
例如,传统需200名顶尖老师飞赴北京完成的考试项目,原本成本可能达到100万,现在通过AI实现成本降至10万以内;未来还将拓展至教材编写、教研分析等场景,持续压缩内部成本。
在外部侧,用AI解决 “千人一面” 问题。我们目前聚焦学员侧产品创新,重点布局AI申论批改和AI面试点评。当前AI申论批改能日均批改3-4万份,目标未来达10万份,AI面试点评在联考期间已经完成60万次点评。
通过AI技术在APP、课堂中的深度应用,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辅导——在大班教学基础上,通过课后AI补差,平衡“规模经济”与“个性化需求”,解决传统教育“规模不经济”与“千人一面”的双重矛盾。
最后,郑文照先生诚挚期待与更多致力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仁携手,共同聚焦高学历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同华图在就业指导、学历提升、AI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精进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创职业教育新生态。
 
               
                 
                 
              
             
         
         
       
                               
         
             
         
            教育界网
 登录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