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育界网 > >正文

教培老师,年薪百万?

作者:原创 发布时间:2025-11-14

近期,各大教育公司发布新一季度财报,业绩一片向好。与之呼应的是招聘市场上,头部机构们也正求贤若渴,针对竞赛教练、AI课程教研等岗位开出了不菲的薪资,有的甚至给到了百万年薪的优厚条件。

 

比如部分头部公司已提前开启了2026校园招聘计划,招聘教师管培生和班课老师,首年保底30万-100万,对清北专项竞赛教练甚至开出了年薪80万-100万的高薪

 

这不禁让人感慨,教培行业的“春天”又回来了吗?这究竟是过去的“春天”重现,还是一场指向“多元化”与“科技化”的结构性复苏?

 

-01-

教育公司重金招兵买马,

哪些人才是“香饽饽”?

 

翻看求职平台上各家教育公司的招聘信息,我们发现确实有不少岗位都开出了令人心动的薪资。

 

相比之前清一色都是K12学科教师,现在教育公司的岗位招聘,尤其是高薪岗位,明显更多元化。

 

经过梳理发现,目前高薪岗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一个是高端竞赛辅导。竞赛教练的月薪普遍都在三万以上,甚至有机构开出了高达6万-9万的月薪。

 

而且不仅需要数理化等理科竞赛教练,商科、文科竞赛教练同样也成为教育公司们高薪招聘的对象。

 

一个是素质教育领域的课程教研教学或产品设计运营。

 

比如某头部机构为乐高机器人素养课程招聘的“机器人教师”,月薪达到1.4万-2.5万;某青少儿编程教育机构的“C++教研教学”岗位月薪达到1.5万-2.5万,“少儿编程教研经理”的月薪高达3万-4万;

 

还有某青少儿编程教育机构招聘的“科创老师区域经理(综合管理岗)”和“科创老师主管(管培生方向)”月薪都达到了2万左右;

 

除此之外,也有机构针对K12-AI课程方向招聘“素质教育评价产品负责人”,更是开出了1.8万-2.8万的月薪......

 

另一个高薪“香饽饽”是教育科技技术岗。

 

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大量技术岗位,许多教育科技公司都发布了AI教学系统开发工程师、AI教育产品系统构架师、教育大数据分析师等岗位,并且薪资非常可观,月薪普遍在3-4万,甚至比传统IT人才还要更高。

 

不过岗位要求跟传统教师就大不一样了,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如何将其落地应用在教育领域。比如以2.5万-5万月薪招聘的“高级AI架构师-智能习题平台方向”,就需要拥有大型语言模型在教育场景的应用研发经验,深刻理解自适应学习、智能测评、个性化推荐等场景。

 

除此之外,职业教育也成为人才需求最旺盛的领域之一。

 

某知名国考培训机构在今年校招时面向国内外硕士研究生推出“梧桐计划-菁英讲师”人才项目,初级讲师年薪12-20万,中级讲师年薪25-40万,高级讲师年薪能达到40万。

 

另有知名成人教育公司招聘的“成人教育品类课程产品专家”,主要负责学历类课程产品设计和创新产品,月薪高达2.4万-3万元;

 

产教融合项目运营人才更是稀缺资源。某公司招聘的“教育产品经理/产业学院院长”,月薪高达3万-5万,需要具有产业学院/职教专业共建项目全流程操盘经验。

 

-02-

高薪岗位背后,

透露哪些教育行业发展趋势?

 

第一,教育公司的业务走向高端化和多元化。

 

市场需求不再是单一的K12学科辅导提分,而是拓展至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并且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能看出,越来越多的机构课程是集学科教育、综合素养教育于一体,还有不少机构开设了机器人、编程等创新教育课程,因此具备优秀教学能力的竞赛教练、高端素质教育课程教研等等,成为机构们争抢的对象。

 

第二,AI技术驱动教育行业变革,这点从人才招聘上也能看出。

 

企业纷纷加大对教育科技产品研发(如智能硬件、AI教学平台)人才的投入。以智慧硬件、智慧软件为核心的教育科技板块,在产品内容研发上加足马力,想通过AI等新兴技术来实现教育产品的个性化教学,提升市场竞争力,因此对科技人才求贤若渴。

 

第三,师资门槛不断提高,人才需求向复合型升级。

 

高薪必然伴随着高要求。而这个“高要求”,不仅体现在对教师的毕业院校、学历背景、国王教学成果有高标准,还体现在对人才的“跨领域”要求上。

 

比如教育技术岗位就是要有教育+科技的背景;不论是什么领域,负责课程产品研发的岗位一般都需要能完成从市场需求调研到课程设计、落地的全流程;月薪3-5万招聘的教育产品经理/产业学院院长,就要求负责教育产品体系搭建、政企校合作落地以及商务运营和品牌打造等多项业务

 

-03-

教培行业的“春天”回来了吗?

 

不过,面对这些动辄数十万的年薪,我们仍需要冷静分析。

 

高薪并非普遍现象,当前的高薪主要集中于特定领域和关键岗位。一些地区的普通教师或行政岗位,薪资水平依然处于中等区间。

 

并且与此同时,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数据,教育行业年度人才需求总量较2023年增长28.7%,但却存在高达34.5%的人才供需错配率——企业需要的技能与求职者具备的技能不匹配,导致“企业招人难,人才找工作难”。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中就指出,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领域人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缺口达41万人,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课程设计师需求年增长率高达57.3%。

 

然而,传统师范类毕业生供给增速仅为3.8%,而且大量求职者的技能难以匹配行业升级需求。

 

有一位职教集团的招聘总监就坦言:“我们需要既懂机器人技术又具备项目式教学能力的人才,但收到的简历中70%仍停留在传统课堂讲授经验。”

 

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一件事儿。与其说教培行业回到了“春天”,更准确的描述可能是,行业正在政策规范和技术变革的双重驱动下,步入了一个结构重塑、门槛提高的新阶段,这从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中就能看出。

 

同时也倒逼教培行业从业者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跟得上行业进步的步伐。

  • 阅读(3010)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后评论
登录教育界网
用户注册
重置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创建帐户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认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提示用户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