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育界网 > >正文

酷爱学托管创始人黄志鹏:如何做到95%续费率,打造极致口碑?

作者:原创 发布时间:2025-11-17

2025年10月21日-22日,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关村街道党工委指导,由校长邦主办,由北京民办教育协会、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中关村地区教育创新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校长邦T教育创新大会,在北京盛大举行。

 

广东省佛山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广东酷爱学托管创始人黄志鹏先生出席了22日举办的2025中国托管教育创新论坛,并发表了以《打造极致口碑:如何通过服务设计与家长沟通实现高续费率》为主题的分享。

 

以下是黄志鹏先生的分享实录,经编辑整理:

 

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想聚焦托管单店的实际经营,和大家聊聊单店运营的核心逻辑。

 

从事托管连锁12年来,全国绝大部分地方我都去过,见过、了解过或参观过的托管机构大概有3万家,我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托管行业值得做,政策环境非常好;第二,托管行业是赚钱的,目前全国95%的托管机构(不管是品牌机构还是个体机构)都在盈利,所以这个行业完全可以放心做。

 

大家聊机构、聊行业时,总爱聚焦招生,但我不愿意多讲招生——因为托管是刚需,招生其实非常容易。托管的核心不在于招生,而在于如何通过极致服务让家长和孩子留下来,也就是 “续费”,这也是我今天分享的核心主题。

 

续费的终极手段是什么?是口碑。做过托管的都知道,1-6年级的孩子,周一到周六几乎都在机构,一年365天能待上300天以上,一天甚至能待8个小时以上。

 

没有哪个行业的消费群体,能和机构有这么高的粘性,所以口碑至关重要。家长愿意为口碑买单,而口碑的背后,是极致的服务体验。

 

-01-

托管服务体系的“四个一”

 

那么服务体系是怎么打造的?关键在于“四个一”:品牌化、标准化、专业化、差异化。

 

1)品牌化:顺应家长需求的必然升级

 

很多人觉得品牌化是机构想主导市场,但其实市场是由消费者决定的。疫情三年,托管行业的消费者群体发生了巨变:疫情前以80后家长为主,疫情后90后家长成为主流。

 

70后、80后家长对托管的需求很简单,孩子能吃饱、不调皮、被看好就行;但90后家长的需求完全不同,他们希望孩子在托管像在家里一样,不仅能吃好、有营养,还能学到东西、获得成长。不是我们想升级、想改变,而是家长的需求变了,我们不得不跟着改变、升级。

 

2)标准化:实现校区快速复制的基础

 

我们把整个托管运营分成了13大运营系统、68个模块、286个标准。这么做的核心目的是为了 “可复制”——不管是开多少家店,只有把运营的每一个动作标准化,比如接孩子的流程、就餐的规范,老师知道该怎么管,学生知道该怎么做,校区才能快速落地、稳定运营。

 

3)专业化:让标准落地的核心保障

 

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要让这套体系推广开,必须靠专业的实训。不管是校长培训还是老师培训,不管是集中组织培训还是到校区落地指导,核心都是让老师和学生记住标准、执行标准,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最终保障校区的服务品质。

 

4)差异化:应对政策冲击的关键策略

 

差异化的核心是“养成消费习惯”。“双减”后,对托管行业影响最大的就是课后服务——很多学校从4点放学延时到5点、6点甚至6点半,有的还提供晚餐,导致不少托管机构的晚辅做不下去,但我们很多校区完全没受影响,关键就在服务差异化。

 

全国大部分托管机构的晚辅时间都到8点半,但很多机构的做法是:孩子一做完作业,老师就马上打电话或发微信让家长来接,导致很多孩子7点前就能回家。这种消费习惯下,一旦学校延时到6点半,家长自然不会再送托管。

 

而我们的做法是:照常要求家长8点半到9点准时来接。这样一来,家长慢慢就习惯了支配8点半前的时间,哪怕学校延时到7点,家长也没时间接孩子,我们依然有服务空间。

 

至于孩子7点前就做完作业后时间怎么安排,我们会额外设计专属内容。

 

-02-

如何打造极致服务?

 

主要有两点:一是做好服务设计,包括环境优化、关怀体系、特色服务等等,让孩子的感受有差异。二是做好家校沟通,包括日常沟通、周期性沟通和应急沟通。

 

1)4个要点,做好服务设计

 

第一点,环境优化,打造五大空间。

 

我们提倡在托管机构打造五大空间——生活空间、学习空间、社交空间、活动空间、爱心空间。现在的托管早已不是“小饭桌”,而是孩子的成长综合中心。只有硬件环境和氛围跟上了,才能支撑我们的服务内容,满足90后家长的核心需求。

 

第二点,关怀体系,让成长看得见。

 

我们会为每个托管学生建立两份核心档案:一是成长档案,从孩子入学第一天起,记录他的点滴变化,让家长能直观看到孩子的成长二是学情记录,按日、周、月、学期做总结,收集孩子的作业情况、制定学习计划,让进步可视化。

 

另外,我们还打造了荣誉成长体系——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最优秀,所以我们会主动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在托管获得成就感。

 

第三点,学情定位,明确托管与培训的边界。

 

很多家长要求托管机构承诺孩子成绩提升,但我从来不在托管机构向家长承诺成绩。一定要分清:托管机构和培训机构对孩子成绩的帮助,两者完全不同。

 

托管机构的老师,核心负责课本知识的辅导——孩子的课后作业、课本上不懂的内容,我们的老师能帮助完成、耐心讲解,因为老师每天都会专门备课本上的知识。但课本之外的内容,比如培训机构的专属作业,老师没有对应的教学体系,确实无法胜任。

 

扎实掌握课本知识基本能实现90分以内的成绩,托管机构可以帮孩子做到;但要达到90分以上,靠的是课外知识的补充,我们会建议家长找专业的培训机构。

 

托管机构和培训机构是互补关系,不是竞争关系。我们负责的是生活照顾和基础知识辅导,没必要抢培训机构的活儿,毕竟两者的师资要求、成本结构完全不同。

 

第四点,特色服务,用活动增加品牌温度。

 

托管不能只让孩子学习,我们还设计了三类特色活动,让孩子愿意来,家长也满意。

 

一种是日常活动。比如积分超市,除了玩具、文具、零食,甚至还有蔬菜;还有每月一次的生日会,把当月过生日的孩子聚在一起庆祝。现在家长给孩子过生日很费心思,托管机构能解决这个痛点,家长和孩子都开心。

 

一种是主题活动。比如每个学期进行一次消防演练;举行“今天我当家”活动,带孩子去菜市场采购,让孩子认识蔬菜、体验生活。

 

一种是亲子活动。比如今年中秋节,我们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灯笼、做月饼。每次活动前都会提前公布方案和执行流程,让家长有参与感。

 

品牌的温度,从来不是靠煽情的话语,而是藏在这些服务细节里。

 

2)3大场景,建立家校沟通

 

沟通是信任的桥梁,托管经营中难免有疏忽。只有和家长成为朋友,建立深度信任,家长才会有包容心。我们的家校沟通分为三类场景,每类都有明确的执行逻辑:

 

第一类,日常沟通,把无形服务有形化。

 

每个孩子都有专属的VIP服务群,我们坚持人工反馈。之所以暂时没用到系统,是因为很多系统反而增加老师工作量,未来会考虑系统优化。

 

比如接孩子时,孩子一出校门刷脸,家长就会收到离校信息,所以我们在校门口接到孩子后,会第一时间拍照片发到群里,告诉家长“孩子已安全接到”,消除家长的空档期焦虑。

 

再比如就餐后,孩子“光盘”时,我们会拍照片反馈,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就餐情况。

 

服务是无形的,家长看不见摸不着。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无形的服务有形化,让家长直观感受到服务的价值。

 

第二类,周期性沟通,聚焦“改变”,让家长看得见。

 

期中、期末或每周、每月,我们会把孩子的学习记录、成长记录整理好,跟家长沟通时,重点讲“改变”——身高、体重、情绪、性格、社交、字迹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家长关心的核心。

 

我们要让家长知道:“孩子来到我们这里,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服务和努力,让他发生这些积极改变,而且这些改变你都能看得见。

 

第三类,应急沟通,坚守提前原则和如实反馈。

 

遇到特殊情况,沟通的核心是“提前、及时、如实”

 

所有家校沟通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前原则】,也是预期管理:不管发生什么事,一定要先于孩子告诉家长。

 

比如孩子在托管和同学发生小冲突,老师觉得无所谓,但孩子回家描述不清,可能引发家长误解。如果我们提前跟家长沟通“今天孩子和同学有点小矛盾,我们已经妥善解决了”,家长有了心理建设,就不会被孩子的片面描述影响。

 

还有要做到及时处理。孩子受伤了,先及时处理伤口,询问受伤原因,再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发现孩子精神状态不好,要马上跟家长同步,一起沟通原因。

 

另外要如实反馈,不要“报喜不报忧”。比如孩子不做作业、作业出错,都要如实跟家长说。如果每次都只说孩子表现好,结果考试只考60分,根本无法跟家长解释,反而会失去信任。

 

最后再分享几个家校沟通的小技巧:第一,沟通前要做好笔记,明确沟通对象、表达内容、孩子情况、沟通目的和需要的支持;第二,要选对时间节点,挑选家长有闲的时间;第三,坚持 “三个优点一个缺点” 的原则,如实反馈但不打击孩子和家长。

 

-03-

如何做到高效续费?

 

高效续费的核心:高收费、高质量、高性价比。

 

我们的机构,在任何小学周边,收费都是最贵的。我坚持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只有价格足够高,才有利润投入到服务升级中;只有服务足够好,价格和服务的匹配度才高,性价比才能真正领先。

 

很多人问我“怎么提高服务、改善环境、让家长更喜欢”,我通常会反问:“你敢不敢先把价格涨起来?”没有利润,谈服务升级就是喊口号——提高服务一定需要成本投入,没有利润支撑,根本无法落地。

 

我们的续费率能达到95%,关键靠三点:

 

第一点,将续费时间点提前。比如明年春季的续费,今年双十一就预热、双十二正式启动,元旦前要完成70%的续费,提前锁定客户。

 

第二点,合理涨价。我们每学期都涨价,毕竟房租在涨、人工在涨,托管费用自然该涨。涨价也给了续费活动一个合理的借口:“提前续费享受原价,后续报名要按新价格来”,激励家长尽早续费。

 

第三点,通过成长记录、学习报告、特色活动、荣誉体系,打造服务的延续性。孩子在这里从1-6年级,能持续看到自己的成长,自然不会轻易离开。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好口碑——口碑形成了,招生根本不用愁。我们从来不担心孩子来不来,只担心孩子走不走,好口碑胜过一万种营销。

 

最后我也想呼吁一下。托管行业发展到现在,一定要朝着高收费、高服务、高品质的方向升级。

 

我见过太多午托只收200块、晚托只收500块的低价托管机构,孩子的饮食、学习环境、休息环境都很差。这不是行业的问题,而是我们自身不够重视,没有做好服务升级。

 

希望我们所有托管人一起努力,提升行业的整体服务品质,带动社会对托管行业的认可和肯定,让托管行业越做越好,谢谢大家!

  • 阅读(3024)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后评论
登录教育界网
用户注册
重置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创建帐户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认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提示用户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