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育界网 > 行业洞察 >正文

“万人迷”的体育培训赛道,似乎没那么简单!

行业洞察
作者:清净原创 发布时间:2021-12-13

年初以来,在政策扶持、“双减”落地、中高考改革的推进下,体育培训迅速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赛道,同时,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民心,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

那么,当下热火朝天的体育赛道还有哪些机会是可以挖掘的呢?参与者又应该如何把握方向呢?

 

          01          

一个多样化且多元化的赛道

 

体育培训赛道指的是以体育课程、培训场所、俱乐部、赛事等为经营对象,从事校外或课外体育课程的研发、培训、运营、管理,体育俱乐部或场所的开办、经营、管理,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等活动。

根据行业现状,目前体育培训赛道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面向青少年及成人的体育兴趣培训,二是师资培训,如教练员培训、裁判员培训、体育经纪人培训等。

其中,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需求占主流。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数据显示,青少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为 84.6%,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中接受专业指导的比例达到 84.6%。成人体育培训属于小众品类,但由于体育行业对专业体育人才的需求长期存在,该业务依旧会有一定的受众,适合作为机构的次业务线长期存在,但相对而言则对机构的师资能力要求较高。

按照业务品类来看,体育培训赛道可以细分为球类、跆拳道、棋类、水上运动、武术、冰雪运动、击剑、体能适应、体育场馆或赛事运营等。

从市场集中度划分,冰雪运动的集中度高;棋类、武术、击剑、场馆及赛事运营类因所需人才较稀缺、场地要求较高、准入门槛较高等原因,集中度为中等;球类、跆拳道、水上运动、体能适应等消费及认知较为普遍的品类,其准入门槛较低、细分课程品类丰富,整体集中度低。

从To C端来看,体育培训机构大多从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跆拳道等大众化项目切入布局,代表公司包括由篮球培训班起家的动因体育、足球培训机构索福德体育、少儿羽毛球培训俱乐部界内体育等。小众品类如橄榄球、花滑、高尔夫、击剑、马术等也在探索产业化发展之路。

To B端机构主要为体育赛事运营类,如赛事运营平台斑马少年运动、众辉体育等。

 

          02          

一个特征明显且痛点突出的赛道

 

具体到产业链结构,体育培训赛道的上游市场主体包括产品供应商、组织者、研发者,提供场地资源、体育运动装备以及师资及课程供给等;中游市场主体为培训服务提供方,面向市场提供体育培训课程、运营与管理相关内容;下游市场主体为B端的学校以及C端的用户。

整体来看,目前国内体育培训赛道的产业链发展较为完备,上游、中游均有诸多实力较强的企业,下游消费市场也呈现强劲上升趋势。

从经营模式分析,当前的赛道企业主要有三种模式:To C、To B、S2B2C。

To C模式,其表现为产品较为单一,受众固定,仅面向青少年开展培训业务,或出售运动设备、装备等,该模式的优势为体量可大可小,对场馆面积、运营管理能力等要求较低,机构支出成本较可控,由于业务领域垂直,盈利模式简易,较容易盈利,但是机构盈利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有限,另外受场地、校内课程及相关政策等影响较大。

To B模式的特征为面向学校输出师资、课程、装备等,产品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而且能组织、运营、管理相关赛事、活动等。该模式的优势为场地支出及管理成本较低,因合作客户相对较为固定,营收也随之较为稳定,而且体育培训圈相对较小,B端合作的模式非常适合品牌积累。缺点表现为机构容易陷入专精度不够的品牌认知中,而且在运营方面对多类型人才需求较大,招聘难度也大。另外就是成本支出项较多,机构盈利压力大。

S2B2C模式的特征为产品多元、业务线丰富,面向青少年开展体育培训业务、运动设备、装备等,面向学校输出师资、课程、设备、装备等,还有开办、组织、经营、管理相关赛事、活动等。该模式的优势有业务产品、客户类型丰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而且技术、人才、品牌壁垒高企,积累到一定阶段,同质化的竞争对手较少,市场集中度较高,但是S2B2C模式容易陷入专精度不够的品牌认知中,而且准入门槛较高,壁垒较大,对资源及渠道要求更高。

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刺激,当前的体育培训赛道已经呈现以单项目型为主,向综合型趋势发展。

虽说体育培训赛道大热,吸引了众多参与者,但在无限商机下,赛道的痛点也很突出。

第一、经营能力待提升。首先是课程体系不成熟,体育培训市场格局高度分散,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课程交付的标准化都较低,许多机构课程无体系、连续性差,使得续费难度大。其次是人效、坪效难提升;单一时间体验客户少,坪效低;再加上学生叠加报班的可能性低,人效也难以提升。目前大部分机构普遍为课时制,并不适用于体育培训特点,严重影响课消,大大提高成本。在规模化方面,也是行动艰难,无成熟可复制的经营模式可借鉴。

第二、管理体系未成熟。由于我国体育教育培训赛道起步较晚、发展较平稳,目前几乎找不到可效仿的创业模版,其代价就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出现的不可控成本。目前市场上很多有体育培训机构及俱乐部的管理方式仍非常传统,缺乏运营观念及营销意识,在管理方面又较为粗放,这也是导致难以规模化的一大原因,体育培训对师资力量倚重更强,团队复制艰难,体育行业的人才稀缺,师资良莠不齐,培训质量参差不齐,企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受限。

第三、专业人才缺乏。同健身行业一样,在体育培训领域,教练是重要资源,决定着培训质量,进而影响续费率。教练的状态、和小朋友的互动、社会化的表现等都要超出家长对体育的预期,才能做好招生及续费工作。由此,体育培训行业最缺乏的就是既懂竞技体育、又懂知识、又有产业管理能力和参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这类人才极其缺乏。

第四、场馆问题也是一大难题。目前在一线城市地区,青少年体育培训的场馆压力相当大,一方面来自于租金的上涨,另一方面场馆的供给也不足。对于场馆要求不高的项目尚可适度改造和租用已有场馆,或与社区合作。但如篮球、排球等需要在标准室内场地训练的项目,场馆数量少、位置偏等问题突出。对学生而言,地理位置会极大地影响持续学习的热情。

 

          03          

一个需求旺盛且潜力无限的赛道

 

随着新生代家长及消费群体的崛起,国内消费结构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消费观念新潮的出现。新生代家长主要年龄在向80、90后转移,这些家长更加注重孩子的素质培养。

据调查,愿意为孩子选报校外素质教育课程的家长中,体育类受到88%的家长欢迎。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体育培训课程品类十分丰富,再小众的赛道也有追随者,但从整体来看,消费偏好集中度也比较高,调查数据显示,44%的家长为孩子报过游泳课,26%的家长为孩子报过跆拳道课;体育培训方面的整体报班年花费集中在5000元以下,其次为5000-10000元;家长为孩子选报课程的主因是培养良好运动习惯以及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影响体育教育的众多因素中,儿童人口总数、家庭收入、以及国家政策最为关键。从新一轮婴儿潮,人民消费崛起到各大体育项目的举办,越来越多的利好因素正不断推动我体育教育培训市场的壮大,体育教育培训市场目前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显示,体育教育与培训的总产出为1909.4亿元,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为6.5%。而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设定为5万亿元,假设体育教育与培训总产出在体育产业所占比重维持2019年水平,预计2025年我国体育培训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3000亿元。按照2015年我国体育培训市场247.6亿元的基数计算,2015-2025年体育培训行业年化增长率约为30%。

在大指挥棒的强力推动下,体育培训行业的需求有望迎来新一轮爆发,市场规模将稳步提升。

  • 阅读(4039)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后评论
登录教育界网
用户注册
重置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创建帐户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认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提示用户信息
返回顶部